吸引眼球是包装设计的制胜之道
产品分类 : 包装设计
什么才是包装设计的制胜之道?这是很多包装设计者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。“包装设计看起来很容易,做起来却也很难。你必须在有限的空间里,极有效率地让顾客了解制造商、品牌,以及两者背后的历史文化。但顾客往往不会有耐心听你讲这么多。”这是日本包装设计第一人笹田史仁在接受《第一财经日报》专访时说过的一句话。在设计门类中,包装设计的地位相对特殊。从本质上来说,它更接近于工业设计,设计师要考虑包装的材质、形状等各种细节。而它的传达方式却和鲜辣的商业广告设计如出一辙。“包装设计的制胜之道只有一条,必须吸引眼球。而且是在0.2秒的时间里就和同类产品分出高下,抓住人们的眼球。”
突出商品的卖点
实际上,绝大多数顾客购买哪个品牌的商品,要到卖场之后才能真正决定。超市卖场的货架上总会放满同一类商品,它们的品质、性价比、品牌知名度的差异微乎其微,难分上下。竞争的第一枪铁定在视觉上打响。要挑动顾客的好奇神经,吸引他们拿起商品打探,整个过程不会超过20秒。“在这么短的时间内,要打开他们的心扉,鼓动他们的消费欲望,包装设计是唯一的钥匙。”在这个过程中,包装设计应该围绕着产品的卖点进行设计创新,要深入挖掘商品背后的价值要素。
微调激发购买欲
大多数消费者对包装上的细节微调并不上心,但是,当笹田史仁认为微调的包装能够很好的引起消费者的关注。例如一款包装上造型、颜色分布、字体大小进行简单的微调,既能够带来新意,也容易唤起消费者的二次记忆。“脱胎换骨、改头换面,也许会让顾客明显感觉到产品的变化,但这不一定是好事。消费者对它的认知和感受会随之改变,原先的投入和耕耘都可能化为乌有。”多年来,笹田史仁看到的教训不少,一些产品因为突然改变包装,销量大跌,黯然退市。按照他的总结,对包装设计进行有计划的微调,才是延长产品生命线最为行之有效的做法。虽然,尽可能用包装设计制造视觉冲击,与“保守”的微调设计这两种说法之间存在着矛盾,但能将双刃剑挥洒自如、正反两面运用恰当,是让笹田史仁成为包装设计界常青树的原因。
更多长沙包装厂包装资讯: